中国物流成本高在哪里
近日,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《中国采购发展报告(2014)》。报告显示,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0.2万亿元,同比增长9.3%,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2.1个百分点,占GDP比重为18.0%。
在发达国家中,美国此项占比为8.5%;而在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的金砖国家中 运输公司,印度为13.0%,巴西为11.6%
成本高低有争议
近日发布的《中国采购发展报告(2014)》显示,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8.0%,明显**发达国家,也**经济发展处于同水平的金砖国家。此外,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平均占成品较终成本的10%至15%,发展中国家各种低效现象导致物流成本显著增高,占成品成本的15%至25%甚至更高,而中国制造商的此项比重可高达30%至40%。这表明,无论从物流费用占GDP比例,还是从物流成本占成品成本比例看,我国物流成本都处于较高区间。
但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表示,“我国物流成本高”的说法值得商榷,中国*用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比较。
他们认为,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迥异。中国经济主要以基础建设和制造业为主,发达国家则以服务和金融业为主,对物流的需求量不同。从单位GDP的货运量看,每万美元GDP美国只需要7.7吨货运量,而中国需要48.7吨,因此发达国家相对的单位GDP货运量较低,会对物流成本占GDP比例有下降作用。如果不了解中美经济结构差异,就会简单得出中国物流成本**美国的结论。
降本增效潜力大
当今,国际物流正向精细化方向发展,从前不计成本、拼人力物力的模式已难以为继,我国物流必须结合实际由传统物流向信息化、现代化物流发展。从目前形势看,物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潜力和空间很大,应从内外部两方面入手。
从物流业内部来看,目前物流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 郑州到青岛运输公司,急需提高行业集中度 郑州到长沙运输公司,实现规模效益。“比如像圆通这种大规模的物流公司全国就有10家,盲目投资和无序竞争严重。”圆通速递北京区域公司副总经理方松明认为,未来物流业集中化规模化程度会大大提高,国内可能会只留下3到4家大规模、全产业链的物流公司。
另外 郑州到重庆运输公司,供应链管理是物流业发展新亮点。这种管理模式包括所有物流活动、生产运作,可驱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营销、产品设计、财务和信息技术等过程和活动的协调一致,被公认为降本增效的好方法。
在外部环境方面,方松明建议,要大力构建和完善全国运输网络,打破跨省运输难的现状,优化运输流程,打通多式联运机制。《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(2014—2020年)》已提出,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。加快推进联通国内、国际主要经济区域的物流通道建设,大力发展多式联运,努力形成若干条货畅其流、经济便捷的跨区域物流大通道。